歐盟對華為中興反傾銷調查 專家稱是不平等競爭
2012-06-01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30日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對我國企業(yè)頻繁遭遇“雙反”調查等問題進行解讀。張龍云 攝 中新網5月30日電 日前,歐盟計劃對華為、中興展開反傾銷調查,指責其接受政府非法補貼之后,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在歐洲銷售產品。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30日在做客中新網時表示,華為和中興已經在全球化市場競爭上贏得了很大的成就,歐盟的電信設備制造業(yè)已經沒有辦法跟華為、中興平等競爭了。
廣州日報報道稱,中國最大通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興正面臨歐盟提出訴訟,兩家公司被指收受非法政府補貼后在歐洲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產品。預計最快下月啟動正式訴訟,若最終裁定兩公司傾銷罪名成立,將對相關中國企業(yè)開征懲罰性關稅。
對此,梅新育表示,華為、中興等國內電信設備制造業(yè)廠商是引進消化以后自主創(chuàng)新的品牌。華為和中興一直都是把營業(yè)收入的10%用在研發(fā)上面,去年全世界獲得國際專利最多的企業(yè)是中興,而華為是第三。它們的海外營業(yè)收入占營業(yè)收入總額的比重都在70%以上。梅新育說,它們沒有在政府的保護之下,已經在全球化市場競爭上贏得了很大的成就。
梅新育認為,光靠非價格的競爭優(yōu)勢,并不足以保證不遭受貿易保護主義壁壘的障礙。像華為、中興傳出遭受反補貼調查,恰恰是因為它們在價格競爭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方面做得太好了。
梅新育表示,如果歐盟最終實施了比較高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率的話,中興、華為在歐洲市場可能要受到比較大的打擊。
最新資訊